“5G+工業互聯網”賦能 中國電信帶你看“智”造“新姿勢”
“如何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成為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們最為關切的時代命題,作為“新基建”重點方向的5G、工業互聯網、AI等新技術發展也因此受到空前的關注,成為全國兩會的高頻熱詞。5月22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新基建”、工業互聯網建設作了重要指示:推動制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制造;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這給傳統產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邁進注入一針“強心劑”。參會的科技界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圍繞5G、工業互聯網發展提出數項建議和提案。
在“新基建”大潮下,5G、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將為傳統產業、傳統企業的高質量發展賦能,加快其轉型升級步伐。作為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電信正在不同地區、不同類型工業和企業領域進行有益探索和成功實踐, “5G+工業互聯網”正描繪出5G智能“智”造的“新姿勢”。
海螺集團:“超級上行”在全球首個端到端的商業應用
海螺集團是世界500強企業,全球水泥制造領軍企業,眾所周知,水泥生產離不開礦山開采,開采更離不開爆破。2020年3月,中國電信攜手華為成功為海螺集團提供5G超級上行網絡服務,實現了超級上行技術在全球首個端到端的商業應用。依托5G“超級上行”+邊緣云服務,無人機航拍4K高清視頻安全、高速、可靠回傳至Al圖像識別系統,AI通過實時精準識別自動預警,這使得爆破警戒覆蓋范圍從原先500米擴大到2公里,原有2小時人力檢查工作量,縮短到只需要半小時。
除了礦區爆破預警,如今,5G+AI也應用到水泥倉外壁裂紋中,使得預判故障能力更強、預知時間更早、隱蔽位置故障預判更精準。“以前,無論嚴寒酷暑還是刮風下雨,都需要定期巡檢,越是天氣惡劣,更要對設備進行全面巡檢,有了5G和AI幫忙,巡檢人員的勞動強度極大減輕了,而且有效規避特殊時段巡檢的安全風險。”相關人員介紹道。
在海螺集團,通過全面驗證,“超級上行”在靠近基站區域上行速率可提升20-60%,在偏遠弱覆蓋區域最大可提升300%。通過“超級上行”,地形地貌復雜的石灰石開采工段,不需要額外增加5G基站就可實現對水泥工廠礦區道路和作業區域的有效連續覆蓋,滿足各類工程機械的高清視頻回傳及遠程操控需求。
同樣在石灰石預均化車間,5G網絡有效提高生產線靈活部署能力,保障了往復移動作業堆取料設備的實時高清視頻監控,極大縮短了工人在高粉塵環境下的工作時間。
在強化超級上行技術的同時,中國電信還借助云網融合的獨有優勢,為海螺部署專屬云平臺。以視頻監控云平臺為例,利用中國電信云平臺,海螺集團建成一套覆蓋全國的視頻監控云平臺,對分散在各子公司3萬余臺不同廠家的前端攝像頭等視頻資源,實現統一調度、統一指揮。
目前,中國電信正在積極為海螺集團規劃MEC部署云邊協同,主要用于工業控制、AI界面操作、第三方APP集成管理、AI集成平臺等應用場景,按照計劃,云邊協同部署有望在2020年三季度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5月21日,海螺集團與中國電信安徽公司舉行工業互聯網合作簽約儀式,并完成“5G工業互聯網實驗室”揭牌,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領域的優勢,在邊緣計算、網絡切片、無人駕駛、人工智能等工業互聯網領域進行深度合作。
寶鋼股份:全國冶金業首次最大載重公路無人駕駛車輛
在上海,一輛輛無人駕駛重載框架車,在寶鋼股份上海寶山基地和毗鄰長江的碼頭間穿梭,不斷地將成品卷材運往碼頭。這是我國冶金行業首次投入工業化應用的最大載重公路無人駕駛車輛,也是寶鋼股份與中國電信攜手推進5G工業互聯網應用的落地。
6萬平方米占地面積,每天10萬噸鋼卷周轉量,這是寶山基地產成品物流智能倉庫(一期)24小時的運輸效率,如果放在傳統人工司機運輸的時代,基本無法實現。而這一切正在通過搭載上海電信5G信號的AGV(自動導引運輸車)、無人倉庫、無人碼頭,三者形成的完整閉環得以實現這樣的“無人化”作業模式。
借助5G低時延、高帶寬、高可靠的特性,從倉庫到碼頭,整個廠內物流過程在指揮中心完全透明化、實時化,各部門可以對計劃把握得非常精準,與車隊的調度完美銜接。針對運輸車的無人化改造貫通了以往獨立運行的無人倉庫與無人碼頭,所有環節構成了一個完整閉環,避免了人為誤操作產生的事故風險。
自寶鋼股份上海寶山基地采用無人駕駛重載框架車后,顯著降低了運營成本,提升了物流運輸效率。據中國電信上海公司政企客戶部首席客戶經理徐湧綱表示:“使用上海電信提供的5G網絡,為無人重載框架車提供導航服務,降低了它的運營成本,提高了運輸效率,單卷作業速率提高了3分30秒,管理人員從原來的130人降到30人,充分體現了5G為工業互聯網技術帶來的優越性。”徐湧綱介紹,未來他們的目標是取消所有的外發車,最終配備的無人車將超過130輛。
此外,該項目還重點解決了鋼卷運輸環節的一大挑戰。眾所周知,以往由傳統掛車來運輸鋼卷,特別是在夜間,一方面夜間光線環境不佳,導致運輸工作難以展開,運輸效率下降;另一方面,夜間開車容易疲勞,極有可能出現工作疏忽,導致交通事故;而此前倉庫、碼頭與車隊管理之間完全割裂,企業無法對車隊精確調度以滿足運輸的精細化管理。面對這些難題,通過5G+AGV的解決方案可以逐一解決。業內專家表示,寶鋼股份基于5G網絡實現無人駕駛,是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在5G工業互聯網條線中首個落地的標桿項目。該項目利用了5G+MEC的整體解決方案,幫助用戶實現了高帶寬、低時延、安全的業務需求,總結出了一套成體系的支撐流程。
未來,上海電信將以5G+AGV場景為起點,發揮5G “超級上行”這一技術優勢,持續開展全方位的深度合作。針對旗下的煉鋼廠,探索復雜環境中使用5G網絡對鐵路機車進行控制和定位,實現煉鋼流程熱量損耗最小化;針對高溫的澆鋼環節,聯合研究5G+AI機器人連鑄平臺,減少工人進入高溫、高粉塵、高噪聲、高輻射區域的頻率,將工業互聯網滲透進更多制造環節,引領全行業變革。
浙江正泰:全國首個5G+MEC智能車間
近日,走進溫州樂清的正泰集團低壓電器數字化車間,一眼望去已看不到工人伏案工作的流水線,取而代之的是忙碌靈活的機械手臂,焊光閃爍的焊接機器人,上下翻轉的自動包裝機臺……通過5G網絡集中控制和調度,它們以工業互聯網云平臺為“大腦”,以信息化系統為“神經”,以自引導無人AGV物流系統為“血液”實現各功能區域高效融合,“聰明”起來的機器設備替代工人成為車間生產的“主角”。
這正是全國首個5G+MEC邊緣計算智能車間里的工作場景,該項目由中國電信浙江公司為正泰智能車間提供5G+MEC的解決方案,并從藍圖走向現實。2019年,針對傳統的工業車間數字化轉型中面臨的部署成本高、柔性化難度大、連續覆蓋差、安全性低和延時過高等痛點,正泰集團與中國電信全面合作,共同推進電信5G+MEC平臺在正泰智能制造車間的應用示范項目。
目前,智能車間對5G企業準專網、5G云化AGV正在車間進行測試,下階段將對5G柔性生產、5G數據采集等多個場景應用進行探索。其中5G云化AGV小車已在零部件車間進行測試,AGV智能小車基于電信5G網絡高帶寬、低時延的特性,控制和調度AGV智能小車,沿規定的導引路徑行駛、駕駛操縱,未來將實現倉庫無人化運作。
據介紹,該智能車間未來將把各類生產系統接入到邊緣計算節點的MEC平臺,在實現數據的本地存儲與分流、進一步降低時延的同時,利用其強大的計算能力,對數據進行采集與深度挖掘。這賦予了車間更精準高效的智能化處理能力,在5G網絡的助力下,使正泰生產車間實現一站式管控,極大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
“5G+MEC邊緣計算智能車間只是正泰邁向5G時代的其中一步。”正泰(樂清)科技創新創業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冰融介紹,“5G+工業互聯網”賦能有效降低了網絡部署和維護成本。實現無線化的柔性生產,讓企業的轉型發展有了更多的可能。” 通過該示范項目,將賦予智能制造車間更精準的智能化處理能力,中國電信與正泰集團將進一步深入合作,共同創新探索和積極實踐,描繪“5G+工業互聯網”智慧制造藍圖。
這些應用場景只是中國電信“5G+工業互聯網”賦能企業“智”造的一個縮影。目前,中國電信已經積累了300多個工業互聯網案例。“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新基建大潮已至,“5G+工業互聯網”發展恰逢其時。未來,中國電信依托云網融合優勢,廣泛探索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打造產業應用生態賦能千行百業。